辉山硫氰酸钠事件始末
9月25日,河北省食药监发布消息,辉山乳业高钙牛奶检出硫氰酸钠数值超标,随后辉山乳业提出质疑。经河北省食药监局及第三方检测机构再次抽检,认定辉山乳业产品全部合格。几天之内各方的不同声音引发社会不同舆论,真相究竟如何,一起来八一八辉山“硫氰酸钠”事件的始末……

辉山乐利枕高钙奶被下架
9月18日,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针对2015年7月10日出产的辉山高钙牛奶(240ml)利乐枕装产品发布下架停售的通知,原因是河北食药局抽检出该批次产品“硫氰酸钠超标”。据辉山乳业称,该批产品已经于8月25日过期。

辉山高钙奶被指硫氰酸钠超标
9月24日,河北省食药物监官网称,辉山高钙奶检出硫氰酸钠,数值高达15.20mg/kg(最高限定值≤10.0 mg/kg),原料乳或奶粉中掺入硫氰酸钠可有效抑菌。硫氰酸钠是毒害品,少量食入就会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国家禁止在牛奶中人为添加硫氰酸钠。

第三方检测机构检验合格
9月25日,辉山乳业官网挂出声明,公开质疑河北药监局,并贴出辽宁省药监局和第三方机构的检验报告,报告显示辉山乳品硫氰酸钠含量在正常值内。

辽宁食药监检测辉山产品
9月27日,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称辖区内辉山产品合格。

辉山质疑河北检测程序违规
9月28日下午,辉山乳业在北京召开媒体沟通会,认为河北食药局存在检测程序违规、检测结果不实等问题,对河北食药监的检测结果,辉山表示无法认可。同时出示了包括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的产品合格检测报告。

河北食药监再次抽检结果合格
9月28日晚上,河北食药监关于对河北市场销售的辽宁辉山乳业集团(沈阳、锦州)有限公司乳制品应急检验结果的通报称,辉山最新7批次产品检验全部合格。

国家检测:辉山全系列产品合格
9月27日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9月28日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结果显示,辉山产品全部合格。 硫氰酸钠在牛乳中天然存在一定的本底值,并随着季节而有所波动。任何一家乳企都没有添加硫氰酸钠的必要性和动因。

河北:撤销对辉山食品销售安全警示
9月29日晚上,河北食药监发布通告称,根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标准,15.2mg/kg的检出值对消费者安全风险低,解除对辉山产品的消费安全警示。

乳协:针对辉山乳业事件发布声明
9月30日午间,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发布声明,主要内容包括牛乳本底含有硫氰酸钠、河北省食药监局检验报告不具有法律效力、执法过程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等。 具体声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声明
一、牛乳本底含有硫氰酸钠。
牛奶本底含有一定数量的硫氰酸钠,而且随着季节的变化、饲料的差异,含量还会发生变化。
二、关于硫氰酸钠。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化学物质的硫氰酸钠的毒性已有研究,它是属于有毒有害物质。但尚无有关牛乳中天然含有的硫氰酸钠对人体伤害的报道。
三、检验报告不具有法律效力,不能作为执法依据。
(一) 检验机构不具备检验硫酸氰钠的资质
(二)出据的检验结果不符合规定程序
特此声明。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
2015年9月30日

广州日报:监管和检测应实现统一
乳业专家宋亮认为,此番企业和检测机构的“掐架”或颇具典型性,而监管部门对待食品安全问题的反复态度,也暴露出了我国乳业监管方面仍存在漏洞,监管和检测应实现统一,流程也该进一步严格。

浙江日报:监管罗生门切莫不了了之
安全牛奶,离不开安全监管。不过这次,河北食药监局颇有些四面楚歌,进退两难。辉山乳业的连声发问,将监管的规范性问题引入公众视野。事实上,在这次监管中,秦皇岛市和河北省的食品监管部门做法确实存在许多难以自圆的漏洞。

南方都市报:硫氰酸钠一事必须说清楚
三鹿事件过去已经7年,公众仍然心有余悸。不过,这次问题似乎不是出在企业身上,闹剧的主角是监管部门。一家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在不到十天的时间中给出了相反的检测结论,态度转变如此之大让人猝不及防。河北方面否定了此前的检测结论,却并没有给出解释。

行业协会:要求河北食药监局道歉
“这件事影响的是整个乳品行业。受三聚氰胺影响的中国乳业,至今没走出灾难的阴影,不能再遭受这样的无端打击和伤害。”协会要求河北省食药局收回发布的结果,公开道歉,并请专家从科学的层面澄清由此所造成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