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安徽第159期:最具年味的明山酥糖
摄影:徐雅莲

影像安徽第159期:最具年味的明山酥糖
酥糖是皖北地区冬三月中最具特色的甜食品,这糖必须入冬熬制,在冷热的瞬间的焠变中才会如此的酥脆可口,入口既化,甜而不腻。

影像安徽第159期:最具年味的明山酥糖
酥糖的制作是个力气活,每一锅糖从熬制到制作成酥糖,工人们都会累的汗流满身。

影像安徽第159期:最具年味的明山酥糖
酥糖的制作需要10多个环节,从蒸大米饭,加入大麦芽发酵,到铲糖(既熬糖)、拉糖、沾芝麻等环节要十几小时才能完成。

影像安徽第159期:最具年味的明山酥糖
工人的拉糖手艺非常熟练,需要用力扭转着糖浆。

影像安徽第159期:最具年味的明山酥糖
专门负责烧火的工人,在三十多度的火炉旁忙一天非常辛苦。

影像安徽第159期:最具年味的明山酥糖
女人们负责把切好的糖拎起到另一个房间里放置冷却,准备下一个工序。

影像安徽第159期:最具年味的明山酥糖
工人在揉制准备用来拉糖的糖浆。

影像安徽第159期:最具年味的明山酥糖
这个活非常的费体力,不多一会工人脸上渗出豆大的汗珠,辛苦不言而喻,到这程度这锅糖才能算熬好。

影像安徽第159期:最具年味的明山酥糖
工人们在手工切分刚刚出来的酥糖。

影像安徽第159期:最具年味的明山酥糖
这种酥糖在夏天无法制作,只能在冬季并且最低温度在0℃左右才可以制作,而且气温越低制作出的酥糖味道越酥。

影像安徽第159期:最具年味的明山酥糖
这位是谢明山老人,也是明山酥糖的第三代传承人,今年已经97岁高龄了,但身体十分健康。他每天都在酥糖的制作现场,亲手制作酥糖。

影像安徽第159期:最具年味的明山酥糖
老人说这就是用来制糖的大麦芽,通过大麦芽中糖化酶的发酵,再用干饭和麦芽混合拌匀发酵一个多小时就制成了糖浆。

影像安徽第159期:最具年味的明山酥糖
谢明山老人亲自指导切糖过程,用特制磨具切糖。

影像安徽第159期:最具年味的明山酥糖
老人准备炒制去皮后的白芝麻,他正在给锅预热。

影像安徽第159期:最具年味的明山酥糖
老人的一生都用在制作酥糖的过程中,他的一双手也是让人想起老一辈手工艺者的不易。

影像安徽第159期:最具年味的明山酥糖
老人把酥糖粘上芝麻后颠起,这一步叫拌芝麻。

影像安徽第159期:最具年味的明山酥糖
酥糖的制作是个力气活,每一锅糖从熬制到制作成酥糖,工人们都会累的汗流满身。

影像安徽第159期:最具年味的明山酥糖
最后机器压制酥糖的外包装,到这一步基本可以用来出售了。如今这种酥糖生产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干,更多的选择到外面打工,这一老手艺的前景不容乐观。

感谢观看本期《影像安徽》。讲述身边的故事,记述自己的人生。如果您有故事想告诉我们,请发邮件到ahphoto@sina.cn或发私信到微博@影像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