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安徽中秋节特刊:徽州聋子月饼的传承
摄影:@文人风

徽州聋子月饼的传承
“聋子”名叫岑细诺,今年63岁。从小患有耳聋,十五六岁起就跟随父亲学做传统徽州糕点 已有40余年。

徽州聋子月饼的传承
80年代中期,岑细诺调入休宁县东临溪供销社办的食品厂。后来因为企业改制下了岗,便凭借自己熟练掌握徽州糕点制作技艺,办起了这家“聋子食品厂”。

徽州聋子月饼的传承
岑细诺为人老实本分,所做出来月饼香甜、实在,从不偷工减料、缺斤少两,每天清晨3点就开始生火下料,安排生产。

徽州聋子月饼的传承
由于“聋子”月饼皮酥馅饱、口味纯正、甜而不腻,厂里从8月初开始生产月饼,每天生产月饼1200筒,还供不应求。

徽州聋子月饼的传承
岑细诺出生于徽州糕点世家,先辈们以前就是靠着这门手艺养家糊口。传到岑细诺这一代,依然如此。

徽州聋子月饼的传承
他的儿子岑中华继承着这份技艺,还是不忘初心,代代相传。他们只认定做一件事,用心做糕点,不让这份传统工艺从他们手中流失。

徽州聋子月饼的传承
岑细诺家生产的聋子月饼源于对传统手艺的坚持,坚持用柴火铁锅熬制豆沙,坚持每一道程序都是手工酿造。

徽州聋子月饼的传承
在岑细诺家的糕点作坊,两个偌大木头古式工作台面一字排开,七八个工人熟练地将馅料包进面料中,实实在在,一个一个过秤。

徽州聋子月饼的传承
一个个做好的月饼打上了针孔,确保烤出的月饼酥脆。

徽州聋子月饼的传承
临溪月饼精选上等面粉、农家菜油、纯黑芝麻、桂花糖等优质原料,经清洗、馅心调制、包酥、包馅、贴纸、印红等10余道工序。

徽州聋子月饼的传承
刚从烤炉里取出的月饼,层层薄薄的酥皮包着柔软的面皮金黄澄亮,错落有致地摆满台面圆形篾盘。

徽州聋子月饼的传承
一阵微风吹拂,酥软香甜的味道迅即弥漫了整个车间,每个人的唇齿舌尖似乎都被阵阵诱人的甜香包围。

徽州聋子月饼的传承
这种舌尖上熟悉的老味道,吸引着不少城里人开车来到这里购买,也让好这口味道乡邻提前分享着记忆里的中秋味道。

徽州聋子月饼的传承
聋子传统的手工月饼,于岑家人来说,虽是承载着祖传手艺的一份坚持,但对于不少到他家买月饼的人来说,却承载着几代徽州人舌尖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