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安徽第174期:传统理发店
loading loading

别催我嘛,人家在努力载入呢...

0%
向下滑动
向上滑动
 

影像安徽第174期:传统理发店

摄影师:许家栋 编辑:何菲菲

影像安徽第174期:传统理发店

影像安徽第174期:传统理发店

记得小时候去理发,只有等周末放假后去乡镇上的集体理发店里理发,店里有好几个理发师傅,店里好几把老式上海生产的蝴蝶牌理发椅。但是随着商业化的发展,这样的理发店都淘汰了。

影像安徽第174期:传统理发店

影像安徽第174期:传统理发店

万安古镇上至今还保留的传统理发店,位于休宁县万安老街上,走进老街的青石板路上,房子大部分是木头结构,破旧不堪,这里是一副没落的景象,怎么也联想不起这里曾经是明清时期繁华的街道。

影像安徽第174期:传统理发店

影像安徽第174期:传统理发店

传统理发店就位于休宁县万安镇中街7号,房子是木板结构,三十年代的老式“蝴蝶牌”理发椅,没有见过的吹风机,以及洗头用的水槽,透过窗户看理发店的那些古董工具,顾客大部分是本地上了年纪的村民。

影像安徽第174期:传统理发店

影像安徽第174期:传统理发店

理发师是一位矮小的老人,因排行老六,取名叫黄六六,是休宁县万安镇人,老人说,他从小家境贫寒,父亲在地主家打常长工,母亲也在街上做零工,一家人连温饱都解决不了。

影像安徽第174期:传统理发店

影像安徽第174期:传统理发店

初中毕业的黄六六,为了减轻家里负担,选择在万安合作理发店学习理发技艺。

影像安徽第174期:传统理发店

影像安徽第174期:传统理发店

师从当时古镇上有名的陈海清经理,刚开始是做学徒,一年看,一年学,一年打下手,三年才出师。

影像安徽第174期:传统理发店

影像安徽第174期:传统理发店

由于黄六六人勤快,又聪明,他只学了两年,便提前出师。学成后的黄六六选择了留店工作。

影像安徽第174期:传统理发店

影像安徽第174期:传统理发店

1985年改革开放后,黄六六所在的万安合作社理发店宣告解散。黄六六为了生活,自己便租下中街7号这间店铺,置办了剃头所需的工具,开始了自己开店理发的生活。

影像安徽第174期:传统理发店

影像安徽第174期:传统理发店

理发店开业至今,他的7号店门头虽从没装潢过,甚至连一个像样的招牌也没有,但是这都不影响他的生意,黄六六在这里理发已经理了五十多年了。

影像安徽第174期:传统理发店

影像安徽第174期:传统理发店

如果哪天老人不理了,估计这样的理发店再也找不到了。他说,只要身体能动,他就会在7号店一直理下去。

感谢观看本期《影像安徽》。讲述身边的故事,记述自己的人生。如果您有故事想告诉我们,请发邮件到ahsina@ahmail.sina.com.cn或发私信到微博@新浪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