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安徽:老兵不朽
loading loading

别催我嘛,人家在努力载入呢...

0%
向下滑动
向上滑动
 

抗战老兵:我们不怕死怕被遗忘

摄影:刘洪 70年前,为抵御日本侵略者而浴血奋战的老兵们,现在大多已经90多岁,有的已过百岁。经过战争岁月,他们身心伤痕累累,病痛缠身。很少有人知道,这些“风烛残年”的老人曾经是抗日英雄!

 老兵不朽

老兵不朽

胡成周,1916年出生,安徽宣城人。1936年成为黄埔军校第14期工科生。1937年被编入预备第三师,任排长。参加过南京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南昌会战,身负重伤,伤痕20多处,至今脑后有旧伤。

 老兵不朽

老兵不朽

刘保罗,1918年出生,江苏南京人,现居住在宣城市。在南昌战役中,时任少尉排长的刘保罗率兵攻向敌人,在战斗中多处中弹,嘴上缝了十几针,开了两次刀。伤愈重返部队后,被提拔为重机枪连连长。

 老兵不朽

老兵不朽

刘子诚,1922年出生,河南汝南人,现居住在安徽省宣城市。1943年10月,一次飞机失事,他跳伞逃生受伤。痊愈后,历经艰险,背着文件密码到达河南信阳县鸡公山龚家棚村,每天早晚两次用电台播报当地天气情况。

 老兵不朽

老兵不朽

蒋衡洲,1921年1月出生,江苏溧阳人,现居住在芜湖市。在14航空队中美混合大队(Chinese Composite Wing 简称 CACW)当飞行员,在缅甸仰光、云南腾冲和芒友一带与日军敌机作战。蒋衡洲自述,曾架机击落日本战机两架。

 老兵不朽

老兵不朽

罗远跃,1922年出生,安徽庐江人,现居住在宣城市。1937年,部队开拔到山西,在晋城和鬼子进行了一场恶战,与鬼子进行了面对面的肉搏,罗远跃挥舞着手枪向鬼子射击,由于距离太近,一个鬼子刺刀刺到他的右手,至今右手残疾。

 老兵不朽

老兵不朽

黄镇东,1916年出生,安徽合肥人,现居住在合肥市肥西县。1937年,黄镇东参加淞沪会战,被蔡将军点名任敢死队队长,带队偷袭日军,荣立集体一等功。抗战时期,黄镇东作战英勇,战功卓著,肋骨、双手都被敌人刺穿过。

 老兵不朽

老兵不朽

阮相廷,1920年出生,安徽宣城人,现居住在芜湖市。1937年,正在中学读书的阮相廷投笔从戎,在国民革命军第79军98师的指挥部当通讯兵:受训之后,承担战时给前线指挥部架电线的任务。参加了湘西会战、乍江会战、雪山峰会战。

 老兵不朽

老兵不朽

汪昌根,1917年出生,安徽贵池人,2015年7月“归队“。1941年春,随48团赶往雀门岭与日军血战。该战斗中,48团几乎全部牺牲,汪昌根幸存。之后,其所在的16师转到上饶,后参加浙赣会战。

 老兵不朽

老兵不朽

汪廷柱,1924年出生,安徽旌德人。现居住在安徽省宣城市族德县。文学和英语功底很好的汪廷柱先后任25军军部无线电排及南昌外围温家圳第五联络站报务员,负责联系第三战区长官部,发送军统在南昌收集的日军情报。

 老兵不朽

老兵不朽

陶芳田,1919年出生,安徽桐城人,民革党员。现居住在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1942年大学毕业后,加入中国远征军第五军200师,从事测绘工作,授上尉军衔。在远征缅甸抗日战斗中,陶芳田出生入死,浴血奋战。

 老兵不朽

老兵不朽

郑世蕴,1921年出生,安徽歙县人,现居住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1938年考入黄埔军校16期工科。毕业后参加过浙赣会战,在浙江的金华,兰溪,龙游长期与日军作战,曾被日军地雷炸伤,左肩和左膝被日军子弹击伤,身上至今还留有弹片。

 老兵不朽

老兵不朽

刘桂英(女),1920年出生,湖南长沙人,现居住在安徽省合肥市。1942年,远征军退野人山,刘桂英和同护士班的4名女兵一起穿越野人山,其他4名战友接连死去,迄今为止,刘桂英是已知的唯一走出野人山的中国女兵。

 老兵不朽

老兵不朽

黄龙波,1919年出生,安徽旌德人,现居住在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1940年元月,他随部队前往浙江诸暨抗击日军,所在排担任尖刀排击退日军。1941年9月参加了第二次长沙会战。

 老兵不朽

老兵不朽

王昌炽,1920年出生,安徽舒城人,现居住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1942年黄埔毕业后,派到第一战区第1军1师2团迫击炮连当技师,负责维修枪械。1943年,参加中条山战役,脚、腿、背部等多处受伤,战斗结束后住院数月。

 老兵不朽

老兵不朽

史泽华,1924年出生,江苏丹阳人,现居住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1944年7月至10月,在重庆北碚国立复旦大学外语系英语专科学习。1946年2月25日,史泽华作为中国驻日本军事代表团9名首批人员之一,赴日本参加东京审判。

 老兵不朽

老兵不朽

孟召良,1926年出生,安徽太和人,现居住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参加河南西垭口对日阻击战期间,孟召良被日军火炮炸瞎了左眼,右腿也被炮弹碎片所炸,一直没能取出(最近几年才取出,腿部才能走动),全身多处受伤。

 老兵不朽

老兵不朽

吴义胜,1916年出生,安徽肥东人,居住在合肥市。1935年,吴义胜毕业于合肥六中高中部,当年以全国报考黄埔军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南京本校第12期炮科。三年后,毕业分在国民革命军炮2旅18团1营2连,参加了武汉会战。

 老兵不朽

老兵不朽

程家祥,1921年出生,湖北英山人,现居住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在一次战斗中,程家强率全班和鬼子决一死战,10个人牺牲了6个,他自己脚部受伤致残,只好退伍回家。

 老兵不朽

老兵不朽

汪萍,1915年出生,安徽滁州人,现居住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黄埔军校三分校第16期学员。随部队在江西、湖南、湖北、广西与日军打过很多恶战,参加过长沙保卫战、常德会战、鄂西会战等等。

 老兵不朽

老兵不朽

方崇年,1917年出生,安徽淮南人,现居住在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方崇年所在的警察总队守卫上海军工路。1942年,被调至第五战区干部训练团任中尉区队长,期间参加了立煌县保卫战。

 老兵不朽

老兵不朽

朱光宇,1923年出生,安徽萧县人,现居住在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1944年参加衡阳保卫战,与军长方先觉同时被俘,被当地游击队营救后编入汉中青年军第206师任军需官、现金出纳。

 老兵不朽

老兵不朽

杨延平,1926年出生,安徽太和人,现居住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1943年,参加宜昌石牌战斗,在宜昌长江对岸一个叫无关头的地方炮击日军,记得还打下一架日军飞机。此次战斗的时间持续了三四个月,后转到湖南长沙和新化县句埔镇。

 老兵不朽

老兵不朽

金问禹,1924年出生,安徽合肥人,现居住在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1939年12月30日,参加了寿县保卫战,胳膊受伤,耳朵被震聋。1940年4月12日,在寿县与日军展开肉搏巷战,金问禹夹在逃难人群中逃出城外与部队失散。

 老兵不朽

老兵不朽

吴庆成,1919年出生,安徽凤台人,现居住在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1939年,考入黄埔军校第18期。1942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交通警备团第二团,七八个月后,自愿报考远征军,到重庆训练了一两个月后便去了云南腾冲,再次走上抗日前线。

 老兵不朽

老兵不朽

金传世,1916年出生,浙江安吉人,现居住在安徽省芜湖市。1937年11月19 日,在安吉县地铺镇首次与日军作战,保卫县城,阻止日军进攻杭州。